偃师农民:翟志安的“供给侧”改革实践
时间: 2024-07-06 22:54:47 | 作者: 细粉加工设备
产品特点
(周三平 ) 11月23日,在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双泉村“红道家”粉条加工厂生产车间内,一派火热的劳动场面。这里机器轰鸣,红薯堆山,该村农民翟志安针对农村种植分散、科学技术水平差、经济效益低下等状况,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,引导村民大面积种植红薯,并加工红薯粉条,带领父老乡亲走一起发展的致富路子。
粉碎、过滤、提浆、起粉、下粉条、烘干、包装……工人们干得起劲儿,翟志安也是忙的“不亦乐乎”。翟志安和记者说,“南坡这一带土质适宜,水源充足,就适合红薯生长。这是我们合作社自己种的红薯新品种,含糖量、出粉率高,不仅好吃,而且
红薯粉条在市场上能卖到10元一斤?说出来很多人都不信。地处豫西农村的“红道家”粉条这几年缘何供不应求,越卖越红火。翟志安为我们揭示了秘诀?
翟志安介绍说:“我承包了500亩土地,自己种一部分红薯,起到示范作用,剩下的土地就培育优质红薯苗,苗卖给咱当地农户,带动附近村民一起种,我来统一收购。现在搞规模种植,合作社+农户模式,紧密度高,老百姓种得好,不愁销路,积极性就高,红薯管理的好,收益自然就多了。”
旁边正在过磅的合作农户翟钢民介绍说 “往常是自产自销,没有品牌、销售难,再好的红薯也卖不上好价钱,买了翟志安培育的红薯苗,从种植到田间管理,都有统一的技术指导,统一高于市场价收购,农户不需要过多的担心销路问题了。”截至目前,十里八村的农户和翟志安签署“套餐协议”种红薯的农户达到了十几家。
每年从10月份开始,翟志安的加工厂就忙碌起来了,收红薯、运输、储藏、磨粉、过滤、晾晒、加工粉条、装箱……每天来这里打工的都有十几个到几十个不等,解决了村里不少闲散劳动力的就业问题。
“农忙时到地里干活,闲下来了就到这厂里来打工,活不重,每天60多元,还不耽误照看孩子,挺好的。”双泉村的农民孙秋珍笑呵呵的说。孙秋珍是合作社的第一批加入者,也是第一批受益者,从最开始的不放心,到如今流转土地十几亩,全部用来育苗栽种红薯,收入既稳定又可观,日子也是越过越红火。
选红薯挑剔,做粉条的工序更严格。记者看到,这里光红薯粉的沉淀池就有十几个。“好粉条的制作的步骤,其实就是红薯粉的提纯过程。”翟志安娓娓道来:“一般的粉条,是把粉磨出来过滤两遍,有些甚至不过滤直接就做了,做出来的粉条杂质多,韧性差,不禁泡。我们这个粉条光粉就过滤了5遍,里面没有渣滓,没有一点添加剂,吃起来劲道、细腻、软和,煮好了放上一天也不会泡烂。”
“别人家做出来一斤粉到我们这里被过滤成了八两,虽然产量不如普通粉条,但卖得贵,挣钱多了不少”翟志安建议记者也买些尝尝。
今年,翟志安又先后与北京、郑州和深圳的几家农产品电商签约,让合作社的粉条走出豫西,卖到了全国各地。由于合作社坚持生产纯天然、无公害红薯粉条,产品大受欢迎。
采访期间,翟志安的手机不断响起,一条条来自互联网的订单,让他笑得合不拢嘴,北京房山客户的消息:“老翟,咱的粉条好吃,不是一般的好吃。纯绿色食品,给你点赞。”看着微信,翟志安有了新的打算:除了开通网络销售经营渠道,也得赶上时髦,建个自己的网店,让“红道家”粉条走上更多老百姓的餐桌,红遍千家万户。
十九大报告中提到“绿色发展”“乡村振兴战略”,这让翟志安对合作社发展有了新的打算。他准备改进了生产设备,把加工粉条排出的废水生产成肥料,既环保又节约。翟志安说,这些好政策给农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,让他们大胆投入,放心去干,作为合作社的领头人,他也会不断努力,用绿色发展助推乡村振兴。如今,翟志安慢慢的变成了当地名副其实的“红薯大王”。村民们也在翟志安的带动下,改变了原始的劳作方式,走新型农业发展的路子,发家致富。
工程案例
相关设备